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四百三十四章 教育发展计划(3 / 3)

比如工商部要搞工商业,让企业们开工厂,这工厂不是有钱有设备就可以开的起来的,你还得有人啊,普通工人简单,随便招来农民培训几个月就行了,但是那些技术人员却不是那么好解决的。

目前为帝国的工商业提供高等技术人才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个是直接从国外聘请,这也是很多大企业最常用的方式,第二个就是从帝国大,那些高等中毕业生里招聘,这些人的底子都比较好,习个一两年基本都可以当骨干使用。第三个则是上海多家大企业,比如林德机器厂等联合主办的上海工商校,这所校除了提供会计,行政管理等现代企业所需的人才外,也培训技术人员,不过这些技术人员的能力比较有限,最多只能充当中级技术人员。更关键的是,上海工商校不对外招生,乃是属于那些几家大企业的下属校,只培养他们的员工校,其他企业根本不可能从这里获得技术人才。

然后帝国的另外一所大江南大虽然已经开办,但是第一期生都还没有毕业呢!

总体而言,目前帝国自主培养的技术人才是相当缺乏的,而这给目前的帝国工商业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而按照教育部的发展计划,他们除了进一步调整维持现有的县小、府中这两级基础教育制度外,将会进一步扩充高等中的数量,争取在1865年以前让国内的高等中数量达到五十家以上。

同时为了接纳这些高等中的生,帝国会新建两所大,人家江道泉连名字地点和都取好了,一所是预备在天津设立的直隶大,另外一所则是在广州设立南广大,之所以选择这两个城市的理由也简单,直隶和广东这两个省份的极力拉拢教育部在他们的辖区办大,为此提出了诸多地方财政支持,比如广东那边就是承诺如果开办南广大,省财政将会投入至少三十万圆,而广州府的地方财政也会支持十万圆以上。

不过仅仅四所大还是不够的,对此江道泉打算对现有的师范校进行深入改革,在规模较大,师资力量比较深厚的师范校里选择五家到八家左右,并将其改革为高等师范校,其制从一年延长到三年,生从只单一科目转为习多个科目。

制比正式的大要少一年,而且师范校本身的师资力量就算好一些,但是和正式大对比还是远远不如,所以校效果肯定是要差一些的。

但是这将会极大程度上缓解目前高等教育规模过小的问题,短时间内为帝国提供更多的精英人才。

这些计划都是教育部方面推出关于扶持开办官办校的计划,同时教育部还计划推出政策甚至资金上的扶持,让民间广泛参与到办事业上。

目前帝国的民办教育主要是集中在前教育上,即启蒙类的私塾上!

此外还有少量几家高等中,比如福州高等中,苏州高等中等,然后还有一家比较特殊的企业校,即上海工商校。

而现在教育部显然是对此不满的,启蒙教育倒还好,民间的参与力度相当广泛,但是在高等教育上就少了许多。(未完待续。)</br>

</br>

觉得《清末枭雄》还不错的话,请把本站(jjsww.com)分享给您的朋友一起来看哦!
推荐本书,让《清末枭雄》火起来吧!

上一页 目录 +惊喜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