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二百七十五章,夫妻同进京(1 / 3)

袁训仿佛没看到萧观看自己像疯子,还在说着:“以后你儿子娶我女儿,房里也不能纳妾。”

全然不管小王爷惊得面如土色。

房中不纳妾?萧观骇得舌头伸出来多长。

小王爷不好女色,最爱军事。但他京里的房中,母亲也早给放下两个人。虽然小王爷平日里没笼头的马一般,到哪儿就睡哪儿,房里人几摸不到他的边,也是房中有人不是?

对外面说出去,不让人看着梁山王府寒酸。

纳妾这事儿,在古代稀奇寻常。有些朝代妾可以填房,但有些朝代以妾当妻是犯律法的事。妾,相当于家中多个财产家什之类。

袁训对纳妾的排斥,听在小王爷耳朵里,骇人听闻。

他的儿子以后主动不纳,和岳父家要求不纳,是两回事。一个是自己自愿,自愿这种事情,哪怕大冬天里往冰河里跳,也是自己愿意的。按袁训说的办,就成了要求。萧观把大脑袋甩个不停,舌头也都硬着不会说话,只有一个字:“不不不不不……。”

不好,后面那个好字,就怎么也出不来,让噎得。

萧观庆幸,幸好幸好,他袁家的女儿是先许给沈家的,而刚才和沈渭胡扯,沈渭也不答应出让优先娶媳妇权。袁夫人虽然又有了,说不定是个儿子。再生,就是女儿也归沈家。再生……萧观的娘只生他一个,萧观心想袁夫人能生三两胎已经了不起,她再也生不出女儿,姓袁的又没有妾,他以后就是转了性子纳妾,庶生的小王爷更不要,以后自己儿子让岳父要求的机率并不高。

腊月天寒地冻,边城外面更甚。小王爷抹一把额头,却有冷汗。虽然冷,也是冬天不应该出来的汗,都是让姓袁的吓的。

对着袁训还在“得得得”说着,萧观只有把他赶紧打发离开面前,自己才能安静。

“我为你想想吧,还真的没有让你进京的事情?催粮草,也用不着你这三品大将军去。只有打仗的事情,你才能进京……”

不愧是小王爷,他想打发人走,即刻就有主意。

“我们一直商议打苏赫,这是大事。你进京去见太子殿下,就说商讨明年的军情大事。你看好不好?”萧观问得惴惴不安。

他又怕袁训离开,进京去虽也商讨军情,但主要是去退亲的。这亲能退吗?天子金口玉言,而且明旨定下亲事,退亲这算忤逆大事。萧观怕太子知道自己事先是清楚袁训目的,要找自己事情。

萧观在京里不怕太子党,和这个是两回事。

他又怕袁训不走,心里憋着,揪住自己不放,没完没了的把他家不许纳妾的女儿塞过来。

管你什么天仙玉美人儿,不许房中纳妾,这是和世俗规矩做对,小王爷不是不能答应,而是丢不起这人。

这不是让袁家给挟制。

总不是滋味中,袁训并没有让小王爷久等。他立即就再行一礼:“如此多谢哥哥,有劳去给我写公文,我收拾行李就来取。”

“慢来慢来,我还得说服我爹。”袁训真的答应,萧观又心惊肉跳起来。他飞扬跳脱看着莽撞,对这件忤逆事情不敢草草。

袁训听过,也不答言,只眼神幽幽望过来。那深邃得似不见底的眸子,似乎在说这点儿事你也办不成,似乎在说你办不成,我就一直等着……。

萧观在这注视下,就更心神不定。他眼角抽搐几下,无力拒绝一位父亲为女儿什么愿意拼的决绝,虚弱地道:“好吧,我背着我爹给你开,你…。等下就来拿。”

……

半个时辰后,辅国公气急败坏冲到陈留郡王帐篷中,恼怒万分:“阿训去了哪里!”陈留郡王也一脸的茫然,所问非所答:“我没拦住他……”

陈留郡王也没想到袁训敢往京里去辞亲事。

“通!”

辅国公涨得面通红,在陈留郡王面前的书案上狠捶一下,书案震动,把陈留郡王也跟着一震。“你,气死我了!我就这一个外甥,你就这一个妻弟。你就看着他去犯杀头的罪!”辅国公对陈留郡王一直是满意的,但今天他气得着实狠,对着得意女婿也大吼起来。

见岳父动了真怒,陈留郡王从让袁训进京的吃惊中走出来,迅速回神,出案几来扶辅国公。而且很快有对策:“岳父你别急,小弟要是有事,我的军功不要了,我陪着他行不行……。”

“他母亲就这一个儿子啊……”辅国公痛心疾首。

陈留郡王却让他这话提醒,给岳父抚胸前顺气,陪笑道:“岳父您听我说……”辅国公冲他瞪眼:“听你说个屁!你拦不住,你不会找王爷拦吗!你不会以权压他吗!你打他二十军棍,二十军棍太多,打他十军棍,让他睡几天,你看他还走不走!”

当女婿的啼笑皆非,小弟这宝贝疙瘩,他有点儿风吹草动,就全家别想安宁。陈留郡王笑道:“岳父您想,我倒压得住他。再说找王爷拦,他进京公干的公文,就是小王爷挪用王爷印信开的,王爷才对小王爷发过脾气,又把我叫过去说了几句,”

辅国公从听到外甥进京,就惊得七零八散的魂魄,这就有点儿回来:“哦,是进京公干?”

“岳父您当小弟是傻子吗?他聪明机灵得无人能比。他不找好借口就进京,这不是对不住姑母和太子殿下的栽培,让御史们拿住弹劾,这不是拂姑母和太子的脸面?再说了,”

辅国公安静下来,陈留郡王刚才想说的话,也就得以出来:“你就一个外甥,我就一个妻弟,但姑母不也一样,她就一个亲侄子,太子殿下也就这一个姨亲表弟是不是?”

“嗯……有道理。”辅国公才说到这里,帐帘子一揭,他跟在身边的几个儿子风风火火进来,手里都握着马鞭子:“父亲,是要去追回小弟?”

辅国公板起脸:“还要问我才追,赶紧去!晚了,你们都追不上他。”陈留郡王心想现在你们也追不上了。这大雪封路的,你们知道他走的哪条路?

大雪飘飘,马蹄印子随下随掩,就算这群表弟们是有经验的,但小弟反跟踪的能力,也一样是有。

他殾能想到让小王爷开公文,还能想不到岳父知道要去追他?

辅国公怎么知道这么晚呢?他今天带着儿子们去巡营,梁山王加上陈留郡王在一起的,只是中军营地就不小,辅国公又是听过训斥袁训的圣旨才走的,就巡到现在才回来。

陈留郡王只是不说,他说也白说,可能还要再挨辅国公一顿骂,就闭上嘴,听着辅国公骂儿子们:“快去,追上不回来,给我绑回来!”

再就翻脸:“老八呢?老六呢,他们就敢回帐篷里暖和去了?”

二将军陪笑:“老六老八说不知道父亲为什么听到小弟离营,就着急。他们等不得来问父亲,早就出营去追。”

辅国公面色稍霁:“懂事不少。”

当儿子们的到底糊涂,三将军叉手询问:“父亲,是为着什么?”

“滚!还磨蹭!”

儿子们退出来,面面相觑,不管冰天雪地冷风割面,各自上马也去搜寻。

直到晚上他们方回,疲倦来回:“没见到。”辅国公早得陈留郡王慢慢劝说,外甥是袁家唯一骨血,更担待他的,应该是中宫娘娘和太子殿下。他气消下来,对儿子们说辛苦,让他们去休息。

小王爷好几天,都让梁山王骂得狗血喷头。他挨骂不冤枉,他不敢告诉他的父亲,袁训是为辞亲事进京。梁山王见他找不出理由,不骂他就是怪事。

如果梁山王知道袁训是为辞亲事进京,而他的儿子明明知道还敢开公文,几顿骂应该还是客气的。

不说军中为袁训担心的担心,为他挨骂的要挨骂。袁训星夜兼程,为了女儿不惧风雪寒冷,往京中奔驰。

……

古代过年,相当有年滋味儿。腊月里宫中开始清扫,外面年货摊子增多。大人们忙着送年礼,孩子们忙着买花炮年画要东西。

太子妃从房中走出来,见廊下的大红灯笼全换上新的,点点头:“这样,也有一点儿喜气不是。”

这位殿下是伤心的,才会对丁点儿喜气也放在心上。

这是因为自从加寿秋天进京,把亲事定下,太子妃殿下就没有一天是好过的。

此时,她扶着丫头,面颊带着病弱后的苍白,似北风一吹就能带走般,往外面走去。

丫头们心疼她,又不知道该怎么劝她。

按理说亲事是由中宫娘娘定下,皇上当时在场,并没有反对。在外人看来,这亲事是由皇上夫妻所定。

但娘娘就是嫌弃袁家,嫌弃到她最近还病上一场,真的心口疼犯了,听到袁字她就生气,是以无人再劝。

她一直犯病到腊月里,太子殿下让她养病,不往她的房里来,就是家务事,也归得宠的侧妃孙氏梁氏在管。

说曹操曹操到,梁侧妃和孙侧妃携手走来,都是年青美人儿,披着大红的雪衣,似雪地里精神抖擞的红梅树。

而太子妃殿下,就似让雪压住的赢弱小草。丫头们微变面容,心中都忿忿不平起来。

“殿下您能起来了?”梁侧妃笑语嫣然地过来问候:“冬天时气不好,还该多睡会儿才是。”梁侧妃肌肤丰润,素来是身体最好的那个。

夏天别人不敢用冰,独她敢用。

冬天别人不敢吃冰果子,独她敢吃。

这是梁侧妃以前就有的习性,但在太子妃病弱的时候再想到这些,太子妃目光闪动恨意,沙哑着嗓子道:“你倒巴着我睡着不起来?”

梁侧妃垂手,不敢再说话的模样。梁侧妃心中也是恨的,她暗骂着,你倒是能一睡不起,真是心疼我们。装什么相!

定门好亲事,你倒装起来了!

梁侧妃是才进府的梁美人姐姐,梁美人进府,是梁家认为梁侧妃有了孩子不再水嫩,怕她失宠。

梁侧妃早打听过,袁家的小姑娘,就睡在中宫的偏殿里。平时和她玩耍的,不是公主,就是年纪相当的小殿下。

平时她吃饭,不是和中宫、瑞庆殿下一起用,就是和皇上中宫、瑞庆殿下一起用。中宫说这孩子是我相中的,我养着她,从我份例里拨钱。这样倒好,袁家小姑娘名正言顺的不用御膳房的饭菜,全是中宫的私膳房里自己做,什么人想动手脚,都是休想。

太子妃不愿意,愿意的人可是一大堆。有儿子的侧妃们早就一天一回的往中宫面前去买好,自然也少不了隐晦的说几句太子妃的不情愿,再表白一下,她们是情愿的。

梁侧妃也不例外,她隔上几天,就想把儿子送去中宫面前呆着,最好和英敏小殿下一样,住那里不回来才好。但中宫不答应,当天只能再接回。

觉得《侯门纪事》还不错的话,请把本站(jjsww.com)分享给您的朋友一起来看哦!
推荐本书,让《侯门纪事》火起来吧!

上一章 目录 +惊喜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