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三百七十章,身世披露(1 / 3)

掌珠慌上来,向房中寻找能抵挡的东西,却见到房门后门闩也没有。这就门也关不闭,又去寻针线筐中剪刀,也没找到。

几步慌乱,男子已到门口。孔雀蓝色锦裙秀雅的往后躲避,激得他涎笑不止。“哥哥来也,”就要扑,身后跳出一个人,跳得太快,面容一闪似影子,他高举棍棒,叫着:“打死你打死你!”

把男人砸到后,又是二、三十棒敲个不停,地上顿时污渍一片,而后来的男子还抽风似的不住手。

“四叔,他死了吧?”掌珠呆滞地问,有什么又酸又热拱动着她。来的不是别人,是和掌珠素来不对盘,主动示好还不久的韩四老爷。

见说,四老爷住手,他久惯于执酒杯,不习惯打人,柱在棍棒上呼呼喘气,眸中在房中一扫,问道:“这里没有私房钱吧,世拓媳妇,你往这里来做什么?”

说过面上一红,暗叫不妙,把自己猜测说出,世拓媳妇是个爆性子,她能喜欢?

掌珠垂下头没有发怒,她一路行来不容易,间中见到烧杀抢掠,好几回险险的躲到道边房内战栗如筛。但怕这一次不来寻找,再没有寻找姨妈和明珠的机会。

四老爷嘀嘀咕咕,拿话解尴尬:“大哥先往我家,再去三房里告诉三嫂离家,我出来就见到你一个人出来,我寻思着别遇到什么人,就跟了来。”

“多谢四叔救我。”掌珠苍白着脸,施了一礼。

四老爷噎住,生气的掌珠他见过不少,客气的掌珠头回见。打个哈哈:“咱们走吧,家里一定在着急。”迈步的时候,眼角见到地上那人脑袋都扁了,“啊”,惨叫一声,四老爷拔腿出房门,在外面难为情,往里唤:“世拓媳妇,跟上我。”

叔侄男的在前,女的在后,往外面走去,抬头,就叫一声苦。

又是几个男子,都背着大包袱小包袱,一看就是发乱财的。方家出房门就是街,没个院子能遮挡,男子也同时看到一个文弱的老爷,一个美貌的妇人。

怪叫一声,让那白生生的面庞刺激得兴奋急升:“小娘子!”撒丫子奔来。

四老爷头一个照面也是怕的,但英雄豪迈莫明的出现,高举棍棒:“世拓媳妇快走!”他先当英雄,再想到已答应家人出头顶罪,反正是个死,这样死还荣耀许多。头一个,侄子面前有人情。第二个,家中老小得照顾。第三个……

“四叔,我和你一起!”耳边掌珠坚毅起来的嗓音把他心思打断,掌珠向地上寻半截棍棒,因半截,就握在手中刚好,挺直腰杆:“要走一起走!”

四老爷错愕,没让花酒淹没的仅存文人习气发作,寻思此处当有赞赏,大声道:“好样的!”但此处赞赏不是时候,男子们已到面前。

“看我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还没有说,就见到一道白光冲天而起,北风本就寒冷,白光更追魂去魄般自地狱里来,四老爷眼前只一亮,随后他因害怕狂舞棍棒而什么也没看到,“呀呀呀!老爷我杀了你们!”

一个人冷冷在不远处看着他,带着几丝嘲弄。在他的脚下,倒下那几个男子,皆在血泊中。

苍十七拧眉头,不去管傻气透了的四老爷,冷冰冰问掌珠:“是袁家的大姑奶奶?”苍十七在宝珠后面进京,窥视袁家已久,见过掌珠。

掌珠惊喜交加:“是四妹妹来接我?”

苍十七嘴塞。他羞于回答是让袁家二爷挤兑住,说好男儿要名声,就当多救人。更不愿意说他让女人指使,干巴巴冷淡淡:“嗯哼!”

……

皇帝退到内宫中,端坐在他起居的宫殿里,面色铁青打量面前的人。

两个太监,都服色不低,年纪也有,一看就是宫里侍候久的人。

“高无用,杨无德,朕没有记错,你们是跟过太妃的人吧?”皇帝语带讽刺。

高无用杨无德恭恭敬敬垂下身子,在他们身后各跟着十几个大小太监,手里都有武器,虎视眈眈盯着皇帝。

公鸭嗓子响起:“皇上明鉴,奴才初进宫时,是在太妃的宫里。”

皇帝不屑更浓:“朕也知道。”

高无用杨无德闻言一惊,迅速向皇帝面上看看,再看明晃宫殿里除去自己等人的倒影,再没有别人,重新放下心。

齐齐垂首:“奴才们送皇上一程,吉时已到,请皇上登天!”

从这里远听,还能听到外宫打斗的响动。宫中皆是琉璃瓦,北风把互相映射出的影像传播开来,皇帝这里也似能见到兵戎相见,刀斧精兵。

像一卷砸烂了的兵马图,又像平地惊雷炸出乾坤不平怒,皇帝认为这不平怒是他的才对。

因怒,而更显嘲笑,手扶金制盘龙扶手椅,静如停渊中风雷暗隐的气势不减。

“奴才们,登天的吉时,可惜了给你们用。”

面前这个人,鬓发微白,面容保养出来的红润如中年,但他统摄天下数十年,每一句话都让作乱的太监们心惊。

高无用杨无德就下意识又扭头看脑后,这一看,魂飞魄散。适才看过内宫太监散亡各走,除去他们这些人再没有别人。但现在呢,一批甲士无声无息出现。作乱的太监们有多少个,甲士们就有多少个。

一对一,手中黝黑长剑,因黑而反光寒光等易让人发现的全没有,似一把顽铁抵在太监们后心。

高无用回了头,嘴巴一张,面色一惊,没了气。

杨无德回了头,嘴巴一张,面色一惊,没了气。

太监们尽皆倒下时,任保带着小太监们走上来,向皇帝行个礼,两个人一组,无声无息把太监尸体拖走。

除去刚才的对话外,后面的一切,都发生在无声无息中,像这里上演的是一出默剧。

有阵风吹过,把帘幔拂动一闪,再看甲士们,也消失无踪。宫殿里像是一直只有那个老人,身着绣金龙在天飞腾若云的玄色衣裳,静静的做了一场梦。

翠羽轻轻滑来,中宫出现在殿口。微微含笑欠身一礼:“天晚了,请皇上就寝。”皇上有了笑容,走来扶起中宫,有意无意的,手指与她的手指相扣住,携手往后殿里来。

相较于外宫的杀戮,内宫温暖如春。银霜炭燃出金炉香,还是那绮丽奢华的宫闱。

服侍中宫的女官和宫女半个也不少,皆在这里。她们上前服侍,淑妃从偏殿中看了看,见那一对人一个徐步,一个若有所思,但不管眼神不是对上,也浑然如一体,是打扰不能的一对,她蹑手蹑脚又回去。

龙床上,皇帝和中宫歇下,但都没有入睡。大睁着眼睛,皇帝忽然道:“知道吗?外宫里至少有一万出去的乱兵,”

中宫柔声,给他掖掖被角:“哪怕十万乱兵,百万乱兵,皇上在哪里,臣妾就在哪里。”

稍停,皇帝问:“袁家,是你什么人?”

金炉中香,似乎滞上一滞。

中宫带着笑容,毫不奇怪有这样的一问,又像早就等待这样的一问,陷入回忆般的恍惚:“是臣妾的嫡亲侄子。”

“为什么你瞒着朕?”皇帝问的倒也没有责怪的意思。他是爱吃醋的少年,应当明白中宫有她的为难,皇帝也有自己的考量。

这该怎么回答呢?

回答宫规森严,怕扯出旧时不好的事情?

回答这事情进宫时就瞒着的,后来再说不觉得方便?

皇帝正在猜测,中宫坦然地道:“怕离开您。”

这真是个新鲜的答案,就皇帝和中宫的年纪来说,说这种类似情话的机会不多。出乎皇帝的意料,也是中宫的坦白,皇帝失笑:“是这个原因。”

他坐了起来,目光灼灼全无睡意。问出这种问题,又身处乱中,中宫也睡不着,同坐起来,斜倚在他肩头上,眼神儿迷蒙,还似在回忆中。

“你几岁离的家?”悠悠的问话似帘下一笼微淡月,水般荡漾着。

中宫凄凉上来:“不记得了。”

皇帝奇怪,扫一记眸光过来,中宫强打精神:“被卖的时候也许是六岁,也许是七、八岁,”她很自然的就说出来,在她的潜意识里,早觉得会有这样一天。也许在她的梦中,曾这样倾诉过。

因此说得全无芥蒂,只是思索不易,把眉头颦起。

“让卖了又卖,路上过了几个年都不记得,到我养父家中,爹娘给我定下年纪,就从那开始记起。”

路上的秋风,中宫衣单薄寒,因为冷,以为过了一个年。真的冬天来了,听到鞭炮声,又以为过了一个年。春寒料峭,又不知道是什么季节。

她记得的不好的回忆,不愿意去想。

“你应该早告诉朕。”皇帝略有指责。

中宫苦笑:“臣妾的身臣,为宫规不容。”

“不要提宫规,朕头痛。”皇帝话中一层一层的愤怒上来:“朕也不想再仁德,朕对天下人太仁德了,养出一帮子祸患。”

如果是太子在这里,太子会附和,会有相同的恼怒。但中宫不是,做为不涉政事的人,她留有几分清明。

见烛光下的老人青筋爆出在额头上,她担心他的身体,也担心他的心情。应该劝几句,又有什么系得中宫不开口为好。这是直觉,是警觉,是中宫在皇帝身边几十年最好的护身符。

他在气头上,消消气再劝不迟。中宫这样想着,又依偎过去。肩头,多出来暖暖的手臂。调侃的语声也同时响起:“你应该怎么谢朕?朕成全了你。”

中宫莞尔的很轻松。

多年旧事一吐为快,还是向她的枕边人,而他表示他早就知道。随着话,有种叫亲情的亲昵——夫妻处久了都有亲情吧——在两个之间升起,把他们并肩靠坐间的缝隙填得满满。让他们忘记外宫里有无数的乱兵,就是没有乱兵,现在也是正月里的冬天。

春天,早早的出现在这里。

皇帝越说越得意。

“对着镜子照照去,看看你们的鼻子和眼睛不像吗?昭勇将军和瑞庆和太子都有相似的地方,朕就奇怪除了朕,怎么全眼神不清,都没有看出来。”

中宫忍俊不禁。

身边的人眉头飞扬:“你得好好谢朕,你想天天见到他,太子举荐他当公主师,劝谏的人多了,太子不能全挡着,往朕这里来说,是朕拦下来,他能一直进宫。”

中宫眼眶有点儿湿。

“还有他当探花,还真敢夸口,没下场就和阮英明胡吹,”皇帝在这里更自得:“朕亲笔点的!”

这的确是皇帝的功劳。

一甲三名,从状元到榜眼到探花,全有运气的成分在对。有的皇帝见状元名字起的不对他胃口,哪怕文章再好,也能落到二甲里去。

就没有殿试那天,皇帝当殿点探花,袁训中探花,也还是要皇帝亲点。

中宫又要笑,埋怨着侄子:“年纪小,这牛本不应该吹。”

“我倒觉得他吹得好,有胆量,也有底气。他后来去从军,朕高看了他一眼。”

中宫抱了抱手臂,对皇帝这句话她就不接。她轻声道:“总算他要回来了,不过,”电光火石般,中宫向皇帝喜盈盈望去,想到什么。

外宫里的兵乱,中宫却看不出皇帝的慌乱。还有能收到消息,太子和公主、皇太孙全安然出城。

觉得《侯门纪事》还不错的话,请把本站(jjsww.com)分享给您的朋友一起来看哦!
推荐本书,让《侯门纪事》火起来吧!

上一章 目录 +惊喜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