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四百二十章,懒猫瞌睡多(1 / 3)

“大哥”又把嘴角撇起,眉头微皱:“王恩带进京的那家子人,还没有查出底细?跟宝贝蛋子似的,他过去的时候都不敢过明路?林公孙不是容易让鲁驸马要来定边的房产,王恩对我提过一句,说有三间铺子归那女人?”

“说也奇怪,兄弟们盯着,那女人和王恩并没有瓜葛,睡肯定是没有睡。但我想哪有三贞九烈的女人,只是没有遇到对手罢了。我让赛麒麟老周去调戏她,一手银子,一手是首饰。大哥您见过老周,他的引号多了去,什么赛燕青,什么赛……反正女人一见就能让勾走魂。但那个女人真是奇怪,一盆脏水把他泼出来。还是什么也没有问到。”

汉子没有把这件事情办成,悻悻然带着不服。

“大哥”也想不明白,眸光中飞出一抹寒光:“王总兵有好些事情都瞒着我们,他怎么把林公孙举荐给鲁驸马的?不是已经打听清楚,鲁驸马跟他根本不熟悉。这个里面还有人在!”

汉子摸脑袋,心想这个里面就是有一万个人在,与咱们又有什么关系?

一张嘴就说出来:“咱们骗咱们的钱,他骗他的官……”脑后一寒,就知道不对时,见“大哥”面有凶色,狠狠的欺身过来。

那一张面庞有如恶毒鬼差。

“骗钱?我是玄门正道,无天老母亲自传下来的妙法,只要有人来拜我香火,我就能让她如愿!你难道不是亲眼见到的,京里有多少人来拜过我,哪一个敢说我不真?就是宫里的容妃,胡嫔,张贤嫔……他们家不是也都往我这里来,有一个人敢不虔诚吗?”

汉子张口结舌,见到那张嘴张来合去,滔滔不绝似的,暗自后悔自己推开的这扇门。他要是说起来,可以一个时辰不会停下来。就像对着来拜香火的人一样,说得他们晕晕然,陶陶然,到最后估计全是晕过去的,哪里还听得到一个字。

但是走的时候,都说好。

汉子已经听过好几回,每一回都有头晕脑胀之感。机灵的道:“我还去打听王总兵的女人去,再用点儿狠法子,”一溜烟的走了。

出院门,跑得太快,鞋子里像进了沙土。扶着墙把鞋子脱下来倒沙土,无意中眼角瞄到院门上的匾额。

大天道观。

……

“卑职们见过尚书大人!”

齐齐的呼声中,袁训满面春风虚抬抬手,说一声:“列位请起。”

他的身后,走出一个中年人,沈渭的父亲沈大人笑道:“我带尚书去公事房。”袁训含笑一揖:“以后有要请教的地方,还请老大人不吝赐教。”

沈大人笑得不言而喻:“好说,你叫我来,我是肯定来的。”两个人相视一笑,沈大人握住袁训的手,亲切地把他往兵部里带来。

两边迎接的兵部郎中、主事、书办等见到,都以为袁尚书是沈大人的亲家,所以沈大人要这样的客气。

只有沈大人自己知道他此时的心情。

见到袁训沈大人就不由自主要笑,比见到他疼爱的子侄还要喜欢。在沈大人心里,重情重意的人,小袁一家当数第一。

重情重意的太后,本朝太后也要排在第一,不然沈大人不会甘心。

回想那一年,袁国夫人和忠毅侯夫人进京,知道沐麟得了重疾,她们眉头也没有眨一下,就声明这亲事一字儿不改。

回想她们进京以前,担心沐麟好不了,沈夫人携着小沈夫人进宫去见当时的皇后,哭求万一孩子不好,就把别的孙子定给袁家。

太后当时摇头:“袁家不是这样的人,你们不必担心。”

当时沈家都对袁家感激泣零,在今年知道太后本是袁氏女,忠毅侯是太后的亲侄子以后,沈大人夫妻和沈渭夫妻把太后和袁训一家佩服到骨子里。

有权有势有靠山,人家也没有丝毫的动摇过。

再仔细地回想太后当时的话,沈大人说了几个字:“女中英雄也!”

这句话要是让别的人听到,一定会笑话沈大人。太后没有嫌弃你们家的亲事,这就成了女中英雄了?那你让你的儿媳妇,那边城抗敌的小沈夫人往哪里站地儿?

但沈大人就是知道他就自己的事情下这样的评论不见得贴切,也深深感激太后的一片情意,也深深感激袁训的一家子情意。

也就对香姐儿小夫妻们玩不到一处去,只怪自己的孙子。

沈大人是个男人,他的角度是男人的。他从来没有说过香姐儿古怪,就沐麟当时疱浆疱痕的小模样儿来看,确定好看不到哪里去。

是个大人都能让吓到,何况香姐儿她还小,孩子喜欢漂亮东西有什么错?

沈大人一片的偏心,就是对着袁训的时候自责,袁训也难为情,只能把二妹打小儿的古怪性子,见到刚从军中回来的父亲都嫌是个鬼,这是她癖性,让沈家不要见怪。

“说哪里话来?这全是沐麟不好,是沐麟的错儿。”沈大人还举出一个例子:“沐麟要是肯学学小王爷,见天儿的哄着福姐儿,小夫妻们自然就能玩得好。”

所以沈渭携妻子离京,沈大人很是明白。他也心疼儿子军中呆上好几年,刚回京没有半年就离京,但小夫妻们和和美美,现今是沈家的头一等大事情。

他一开始是沉吟的,但沈渭对他说过,沈大人把轻重分出。太后不离不弃,自己家里怎么能不为小夫妻们出力?

说服一下,他就答应。打发沈渭离京的后,沈夫人还特意地往京里各处敬香火的地方烧过,盼着小夫妻们早早的好起来。

终上的原因,沈大人殷勤的把袁训往兵部里请,他是发自内心,为袁家和太后的品德,而不仅仅是他的亲家。

……

见到沈大人进去,官员们还是不敢就跟上去。郎中们对另外两个人拱手,满面含笑:“二位侍郎大人请进。”

二位侍郎。

沈大人原来是兵部侍郎,在今天的金殿上面刚刚辞去。新侍郎,一个是和袁训同时去军中的小宋将军宋程。

另一个,是梁山老王的将军,叫荀川。

沈大人见说,一只手还和袁训相搀着,回头来笑:“喏喏,让他们带路吧,不是我老夫只照顾亲家。”

宋程和荀川拱手陪笑:“老大人客气,我们和诸位同僚同进去就是。”

主事、书办们一拥而上,他们不敢和告老的沈侍郎大人抢,就一起来奉承两个新任侍郎。

沈大人告了老的,但和两个侍郎说上一句,又欢欢喜喜起来。

……

太后多情意,皇上还能差吗?

再加上沈大人自己的儿子沈渭就是太子党,沈大人在正月里皇帝登基,知道袁家和太后的关系以后,就有告老让位的心思。

一朝天子一朝臣,沈大人自己当上侍郎后,都把他用得顺手的书办带到兵部,这样来往公文和誊写卷宗方面,他不会有太多的遗漏。何况是皇上呢?

京官多如牛毛,但显赫的位置不过那么几个。早在别人对忠毅侯猜来猜去,生出谣言说他想夺的是尚书和侍郎位置时,沈大人就把折子上去。

他愿意为皇帝新人让位置,那个时候是打算回家教孙子,让沐麟跟香姐儿好起来。

皇帝留中,召见了他。让他再等些日子,对他肯让位置还是喜悦的。

沈大人本来以为他为袁训做了一件事情,没有想到牛尚书也是不声不响的告了老。袁训成了尚书,沈大人想想他答应过皇帝,孙子虽然要出京,但还是告老吧。

皇帝准了,把已经有官职的宋程调进兵部。沈大人暗吐舌头,觉得幸好他为了太后,为了儿子,为了亲家主动告老,看得出来皇帝早就打他官职的主意。

这就皆大欢喜,沈大人早就打算好的,心里并不难过,又想到袁训对兵部未必熟悉,就主动要求陪他,而袁训刚才说以后还会有事请教老大人,是客气话,也是对沈大人让贤的感谢。

……

把尚书、侍郎一起送到公事房,他们各自有地方,为尊重袁训,都在袁训这里。正准备重新见礼,沈大人又笑了起来。

袁训含笑问道:“老大人有话请说。”

他说话不过一会儿的功夫,沈大人已经笑得乐不可支,活似让人搔到痒处似的,眼角都出来两滴子泪:“哈哈,以后再议军功,可以少挨骂。”

郎中、主事、书办等闻言,先是愕然一下,再就扑哧的扑哧,嘿嘿的嘿嘿,笑得吭吭也有,很快也都笑得不行。

袁训也笑,宋程也笑,荀川也笑。

军功是将士们打出来的,却由兵部这些不打仗的人核准和呈报。对军功不满,历朝历代都有。历朝历代都骂兵部的娘。

原先的兵部,尚书和侍郎三人组里,只有一个侍郎是有实战经验。老牛尚书也好,沈大人也好,是由文官升任,骨子里是文职。

每一回军功下去,就有人骂他们的娘,说他们不懂,所以核准的不对。兵部虽然远在京中,但对军中的怪话也年年在听。

沈大人笑道:“今年好了,你们三个全是战功赫赫,再有人骂,你们可以骂回去。”袁训本来就在笑,听到这句话又失笑一声,想说有理,又觉得透着滑稽。还是只笑上一笑,请沈大人和同僚们坐着,让杂役们倒上茶水,大家坐上一会儿,沈大人说不耽误熟悉公事,告辞而出。

在兵部门外,沈大人还是流连的。

他今天特意换上年节上身的新官袍,就是今天是最后一天穿戴。

回首,见石狮子还是那么的英武,沈大人在马上喟叹:“从此这里英风流露,老夫们嘛,就此告别。”

笑眯眯的,像把袁训送进去,是办成一件大事吧,悠然地带马走上长街,不慌不忙地往家里去。

他都想好了,他先陪老妻一年半载的,还是要往沈渭的任上去。儿媳小沈夫人到底淘气重,沈大人得好好看着沐麟,看好亲事才行。

他走上长街的时候,袁训让官员们各回自己桌前。他取出一纸空白公文,先把官印盖好,再提笔来拟公文。

关安、天豹,还有他的亲兵有几个跟着留在京里。袁训怎么能亏待他们,头一个把关安安放在兵部里,第二个就是天豹。

写到天豹的时候,袁训笑容加深。豹子还年青,又不是主将,给他和关安一样是五品将军,未免高出去。

觉得《侯门纪事》还不错的话,请把本站(jjsww.com)分享给您的朋友一起来看哦!
推荐本书,让《侯门纪事》火起来吧!

上一章 目录 +惊喜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