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33章 农村赶集(感谢大佬们的支持)(1 / 3)

所有的一切都在朝预期的在发展。

陈斌下午没事,开车来到工坊,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工坊已经发生了变化,每个角落都有监控,正对着大缸。

陈斌当时要求的是必须带头套以及手套、口罩,如果不是条件不允许,陈斌都想弄一个无菌车间,但是农村这条件根本不现实,而且一套设备也不便宜,只能看看以后是否有条件安排上。

而工坊内一楼也已经开始有规划的生产了,最前面是净菜区,将食材清洗干净随后萝卜切片,黄豆清洗,随后根据比例配比放在大缸里倒入食用盐以及辣椒面,这辣椒面也是村里人种的,收购回来自己打磨成粉的。

宛若形成了闭环一般,除了调味品生产不了,其他的都是从村子里实打实的收购回来的,东西比市场上买的放心也更新鲜,地里面种的几个月后就进了工坊。

只不过现在村子里种这些配套的农作物还是比较少的,很多原本是种了打算卖出去的,结果正好陈斌这边收购,也就拉了过来,但是赚的不比拉去外面少,他们也就乐意,毕竟你拉出去还要找人卖,卖不出去就只能砸在手里。

陈斌的东风工厂可是直接按市价收购,但是要保证质量,陈斌对这个的要求很高。

一个月下来,实际腌制的盐豆子只有四百多斤,这段时间网店的销售的商品,靠的还是镇上采购过来的,一单不算人工,扣掉运费、商品成本后只有10块钱的毛利,如果人工一扣,再把推广费扣除,大概一单只有4-5元左右的利润,其次还要扣税。

陈斌可是实打实交税的,他可不会去搞七搞八,进去喝茶可不好,我们要做遵纪守法的人!

工坊这边暂时不忙,因为第一批腌制的还没出缸,剩下的空缸原材料还没到,还没开始生产,陈母在村子里招的都是“爱干净”的大姨们,每天50元,这可把这些大姨们给乐的不行,不然陈斌一家子发了,要是没给村子带来“帮助”,恐怕背后流言蜚语早就满天飞了,更别提现在2013年,很多地方没监控,想干黑手多的是办法。

但是现在陈斌一家把工坊弄了起来,这些在家养老闲着的大姨们有了活计,更别提一些种地的,家里的地也有了规划,很多家都买了萝卜种子,准备直接种上。

视察完工坊,陈斌开车在乡间大道上游走,农村人种的银杏树确实多,而且苏北这边银杏树也太多了,早几年这些果子都没人弄,也就近几年说银杏果可以卖,才有人“勉强”去捡了拉出去卖,但是价格并没有太好。

久而久之,也就没人愿意拉几十公里上市里卖去,这个产业也就荒废了。

开车来到镇上,陈斌的大宝马一来,众人就知道是这两天风风火火的陈家小子,众人好奇的打量着陈斌。

觉得《重生良心企业家》还不错的话,请把本站(jjsww.com)分享给您的朋友一起来看哦!
推荐本书,让《重生良心企业家》火起来吧!

上一章 目录 +惊喜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