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二零二章 胆识与心理上的究极博弈(2 / 3)

只不过…</p>

天上没有雪絮,却不意味着诸葛瑾的心头没有雪絮,事实上,他此刻的一颗心已经被冰雪包裹,无限冰冷。</p>

——儿子走了;</p>

——局输了;</p>

——又,又,又…又一次在推波助澜之后,搬石砸脚。</p>

本想借杏林的势做出一些动静,可…结果,却是使得关麟的名望在杏林中传扬,连带着关羽的名望也水涨船高。</p>

三日前的议论还是——关公怎么就生出这么个逆子。</p>

可现在的议论,已经变成了——虎父无犬子啊!</p>

“呵呵…”诸葛瑾不由得苦笑…笑的很悲凉。</p>

就在这时…</p>

“——喲,这不是东吴的使者诸葛先生嘛?”</p>

一道声音突然吟出,诸葛瑾回眸,身后的乃是关麟…</p>

而从他的语气中,诸葛瑾感觉到了明显的取笑,就像是胜利者面对失败者时,该有的嘲弄与戏谑一般。</p>

“云旗公子来这边?是为了寻我?”诸葛瑾依旧站在原地,目光从关麟的脸上移回河面,心情宛若今日的“捞刀河”一般格外的平静。</p>

“是,子瑜先生送给诸葛军师一块儿蓝田美玉,关麟总得替诸葛军师谢过子瑜先生吧?”</p>

提到了诸葛恪,很明显,诸葛瑾的心情发生了轻微的悸动。</p>

他沉吟了一下,闭上眼睛,神色极是疲累,唇边溢出一丝沉重的叹息:“恪儿与云旗公子年龄相仿,以后,就有劳云旗公子替我这‘伯父’去照顾他了。”</p>

是“伯父”…</p>

而不是“为父”。</p>

一字之差,父子变叔侄啊!</p>

“那是自然。”关麟唇边勾起一个邪邪的笑,继续道:“子瑜先生如此关心这位琅琊少年,我猜想如今的元逊一定也很担心子瑜先生吧?”</p>

“你究竟想说什么?”</p>

关麟直接摊牌:“这次推波助澜想必东吴与先生都没少出力吧?可最终,不说搬石砸脚吧?却是为我做了嫁衣,事儿办到这份儿上,先生回去要怎么向吴侯交代呢?”</p>

“这就不劳关四公子费心了。”</p>

“这次可没有儿子为你‘添字得驴’咯!”</p>

关麟的话让诸葛瑾的心情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霾,他的表情一下子就沉了起来。</p>

他像是扛不住关麟这胜利者一般的口吻,他微微拱手,“若是四公子没别的事儿,瑾就先行一步了。”</p>

说着话,诸葛瑾转过身,向前迈出两步。</p>

关麟的声音接踵而出,“我送你一份大功如何?”</p>

啊…</p>

诸葛瑾脚步一顿。</p>

尽管知道关麟势必是没安好心,可…他还是忍不住问道:“什么大功?”</p>

“你们的大都督鲁肃不是重病么?你把他接来,我让仲景神医救他。”关麟脱口道。</p>

而这一番话,让诸葛瑾一怔。</p>

“你…你…”</p>

“鲁子敬可是个好人哪!”关麟笑道:“若是死在这病床上,那可就太可惜了!”</p>

诸葛瑾意识到事情绝不会这么简单。</p>

他急问:“你的条件是什么?说出来吧!”</p>

“没有条件。”关麟一摊手。</p>

他这次就是单纯的想救下鲁肃…</p>

诸葛瑾的目光变得警惕了起来,“似乎,四公子与大都督非亲非故,且素昧谋面吧?”</p>

言外之意,没有条件,怎么可能?</p>

大家都是千年的狐狸,就别装了。</p>

关麟依旧是一摊手,眼眸如同湖水一般平静,“真没有…”</p>

“你会这么好心?”</p>

“如果是别人,自然不会,但鲁子敬…他是厚道的人,也是老实人,我必须得发发善心,救他这一次。”</p>

关麟轻声的解释道:“孙刘联盟是他一力促成的,这些年也是他一力维护的,他对孙刘联盟,对吴侯都很重要,我有一种预感,只要他在,至少五年内孙刘联盟稳如泰山,可若是…他被老天收走了,那…这联盟也就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p>

关麟没有把话讲完。</p>

可意思…却再明白不过。</p>

诸葛瑾不可思议的望向关麟。“这便是你要救大都督的理由…”</p>

“足够充分了吧!”关麟语气虽轻,却是推心置腹。</p>

其实…</p>

在救不救鲁肃的问题上,关麟犹豫了好久。</p>

要知道,如今的大局势是三国鼎立,是孙刘联盟联合起来对付曹操,也可以说是老丶二与老三联合起来对付老大。</p>

按照博弈论的原理与思路,只有在老丶二、老三同时不断壮大的时候,老大不断抽抽的时候,这份同盟的关系才会愈发稳固。</p>

反之…</p>

如果只有老大与老丶二打,那结果一定是…老三没了。</p>

王老吉与加多宝打架,和其正没了。</p>

可口与百事打架,“非常”没了。</p>

统一与康师傅打架,今麦郎没了。</p>

古往今来,皆是如此。</p>

但关麟不能如此,现在的局势是老三要没了,无论是“孙”,还是“刘”,老二是打不过老大的…</p>

矿的数量差着呢!</p>

所以,一定时间内,也许是五年,也许是十年,最好,也是最稳固的局面依旧是三足鼎立。</p>

在老大的势力被蚕食到一定程度之前,在“三足”势均力敌前,老丶二与老三不能内耗,必须精诚团结对抗老大。</p>

当然,这说起来容易…</p>

可整个三国中,能看懂这个“三足鼎立”局面的,也就那三个人。</p>

刘备这边是诸葛亮;</p>

曹魏这边是曹操的“子房”——荀彧荀文若。</p>

东吴这边,就是孙权的“荀彧”——鲁肃鲁子敬了!</p>

诸如吕蒙、陆逊、朱然之流的大都督,或许在统兵作战上有一手,但在大局观上,还是要逊色鲁肃一大截…</p>

比如致使关麟老爹凉凉的“白衣渡江”事件。</p>

若是鲁肃在,未必会发生。</p>

因为水淹七军后,孙权与吕蒙的眼界只能看到关羽成长为中原最大的威胁。</p>

可鲁肃,他是可以看到,张辽已经被曹操从合肥调走,北边与西边同时出现了机会。</p>

之后,便是鲁肃在“白衣渡江”与进击“合肥”中做出最有利的选择。</p>

而鲁肃一定会选择进击“合肥”…</p>

因为他只要活着一天,就绝不会允许老丶二与老三内耗!</p>

觉得《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还不错的话,请把本站(jjsww.com)分享给您的朋友一起来看哦!
推荐本书,让《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火起来吧!

上一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