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164章 第164章(1 / 3)

这过日子,最是匆匆过的就是秋天。

秋天里要备着过冬的东西,每天忙忙碌碌的,感觉一晃神儿,这日子就过去了。好像转眼间就到了雪花飘飘的冬天。好像都不曾留神儿,就一溜烟儿到了十二月,今年过年晚,二月中才过年,但是也不妨碍大家这个时候就准备起年货来了。

提前两个月,其实也没毛病。

这家里的事儿,都是赵桂花操持,其他人都是小兵儿,指哪儿打哪儿。

这不,又是一个周一,家里几个人都睡眼惺忪的,不怎么提得起劲儿,周天休息是不假,可是活儿也不少啊。赵桂花看着一个个那个熊样儿,说:“咱家还有一张肉票,今天买肉给大家改善一下。”

家里几个年轻的立刻高兴起来,不过庄志远倒是说:“妈,别买了,咱们攒一攒过年买肉包饺子吧。”

这过年总是要吃好的,平日里都是吃的,过年买不到怎么办。

赵桂花看着几个小孩儿眼巴巴的看她,说:“这事儿我有数儿,你们上班去吧。”

今年冬天的日子没有去年冬天好,毕竟去年冬天家里鱼多,还因为卖鱼倒腾了一些肉,所以日子过得很舒坦,今年没有这个还是二就差了一点,不过也比往年好太多了。

他们家人已经很知足了,这别人家可没他们吃得好。

虎头和小燕子两个人吃完了早饭,背起书包,果然,刚背上书包就听到后院儿的李军军李伟伟站在院子里叫人,两个小孩儿赶紧出门,这个时候铜来也出来了。

自从只剩下一个人上学,铜来就落单了,小孩子么,没有隔夜仇,慢慢也就一起上学放学,关系是比以前缓和不少的。至于银来,至今还是没有上学的。这个倒不是王香秀不舍得花钱,而是银来状态不好,虽然看似养的差不多了,但是到底是伤着内里了。他太虚弱,天这么冷,王香秀也不敢让他上学,怕是路上出什么事儿。

这孩子白天就是自己在家,不过好在他虽然是自己在家,但是也不惹什么事儿了。以前是哥哥带着他们东跑西跑,他们连大人都不害怕,现在银来是彻彻底底被猪教育了。胆子小的很,他在家没事儿干,就在街道接了缝小抹布的活儿,虽然干的很少,但是也能挣钱了。这个钱王香秀倒是不要,都让银来自己攒着,她倒不一定要让银来赚多少钱,主要是怕银来总是憋闷着出事儿,也算是给他找个事儿干。银来自己慢慢也适应了。

别看现在王香秀不在外面赚“外快”,但是他家的日子真是比以前强了,银来自己都有私房钱了。而且也会给自己热饭了,要知道以前可不会呢。

这个院子,总的来说家家户户都是奔着更好去的。

一大早上,院子里上班的上学的都走了,赵桂花家里就剩下她和两个小不点,她烧了水,准备给家里换下来的东西洗一洗。一般这个时候是没有人串门的,大家都有活儿呢,可别以为家庭主妇就是冬天在家里猫冬儿,那老些个家务活儿,可不老少。

小团团和小圆圆两个小孩儿在炕上翻滚,赵桂花坐在屋里洗衣服,也盯着他们,她警告两个活跃的小家伙儿,说:“不许来炕沿边儿。”

小团团咬着自己的小手手,歪着头,往前试探的爬了两下。

赵桂花瞪眼睛,伸出自己的铁砂掌,说:“你们再往炕沿爬,奶奶就打小屁股,懂吗?打小屁股!”

小团团呜呜呀呀的不知道嘟囔什么,不过好像又听懂了一点,一转身,扭着小屁股就爬走了。小圆圆比哥哥懒一点,虽然两个小孩儿都会爬,但是她不像哥哥那么活泼,反而是抱着毛毛虫,自己能玩儿好好久。

赵桂花觉得,这照顾孩子真是个挺累人的活儿,这他们越大越是这样,一不留神就到处爬。她把几件衣服洗好了,拧干了晾在外屋,赶紧就得回来。

真是一点点都不能耽搁,不然这两个小孩儿就敢给你闯祸。

赵桂花最怕的就是小孩子摔下炕,他们调皮一点没啥,但是可不能摔了。

赵桂花用枕头堵在炕沿边儿,但是可一点也不敢说,孩子就不会跑掉。她今天要收拾的不多,刷了饭碗洗了衣服,盘腿儿坐在炕上,小圆圆看着奶奶过来了,冲着奶奶甜甜的笑,小手手指向了放在柜子上的奶瓶,吧嗒嘴儿。

赵桂花:“……”

她说戳戳小家伙儿的小脸蛋儿,小婴儿带着小奶膘儿,软软乎乎的,赵桂花笑着说:“你妈上班走的时候不是还喂了你?”

明美现在还是每天上午下午各自抽出一个小时回来喂一次孩子,这当妈的,就是比当爹的付出更多。不过因为两个孩子也大了,明美一个人喂两个,根本不够吃。

这除了配合着奶粉,还有鸡蛋羹,米粉什么的也吃着,这才够吃。不过他们家人已经商量好了,等过完年,就给孩子断奶,虽说有的孩子吃的时间长,但是赵桂花觉得一年也够了,反正明美现在也跟不上,不如就让断了吧。这一天来回两趟喂孩子,其实也挺遭罪的。照她说,前一段儿天冷就该断了。

不过明美到底是舍不得,还是决定坚持到过年,正好一年。

既然明美自己都这么说,赵桂花这个做婆婆的也无所谓了。但是作为照顾小宝宝的人,她是看得出来的,别看明美吃的不错,补得也厉害,但是她现在喂一个小团团就正好,两个真的太勉强。

要不说有时候穷人家生双胞胎,可不是什么真的大喜,养都不好养。他们家已经是条件不错的,能跟上各种辅食,不然哪里能给两个小家伙儿养的白白胖胖,像是年画里的胖娃儿一样。

赵桂花可不听小孩子的蛊惑,没给她吃,这才多一会儿,那肯定不是饿了,纯粹是馋的。他们家这个小圆圆啊,就是一个小馋猫儿,大人吃东西的时候,会紧紧的盯着大人的嘴巴,急的不行。

小圆圆没有的得偿所愿,撅着小嘴儿看着奶奶,哼哼了一声,不高兴的捶着自己的毛毛虫。

赵桂花笑:“呦,你脾气还挺大。”

小圆圆又哼了一声,努力的想要坐起来,小团团本来在一边儿爬来爬去,突然就爬到了妹妹的身边,在他的帮助下,小圆圆竟然坐起来了,小姑娘倚着被子,皱着稀疏浅淡的小眉毛,冲着奶奶咿呀哇呀的,很不满意。

赵桂花:“这还示威上了。”

她看着两个圆滚滚的小家伙儿,说:“调皮是要被打屁股的。”

她冲着两个小崽子扬了扬手,示意打屁股,小圆圆立刻一下子躺倒,啃着自己的小脚丫,假装没有这回事儿了,仿佛刚才那个奶凶奶凶想要喝奶奶的人不是她一样。

一旁的小团团也迅速的转头,又开始继续爬。

赵桂花笑了出来,嘀咕:“这两个小东西啊。”

她已经有点不太记得当初带虎头和小燕子是什么样儿了,毕竟太久太久太久了。中间隔着几十年的记忆呢。但是带着两个,倒是让她感慨小婴儿这个时候要耗费心里,但是也是最可爱的时候。

虽然他们很能“绑人”,但是也是真的很有趣。

她拿出针线笸箩,开始纳鞋底儿,这是她不管多少年都会的活儿,她纳鞋底儿做出来的千层底布鞋是最好穿的,他家老头子最喜欢不过了。

别说是她老头儿,就连两个儿子这样年轻爱俏的,穿惯了都不爱穿什么买来的鞋子,上辈子他家条件好了之后买什么皮鞋也不在话下,就算那小羊皮的鞋子,都不如她这个舒坦。

现在会做鞋的人多,像是王自珍,她之前就给自己做过鞋子,赵桂花可是很感谢的。但是实话实说,王自珍的手艺不如她。赵桂花这次打算做一双棉鞋。

她可是有见识的人,看过重孙女儿穿什么雪地棉,还别说,她觉得这有个高腰还很不错,护着脚腕也暖和。她这不是就打算给自家老伴儿做一个。

这老头儿啊,一辈子不会享福的。

赵桂花忙活着,听到门口传来声音,何兰:“赵大妈,在家呢吗?”

其实大家都在院子里住,当然看的到在不在家,这就相当于一个寒暄。就跟那“吃了吗?”是一样的。

纯粹的寒暄。

赵桂花:“进来吧。”

何兰抱着晴晴过来,说:“赵大妈,您能帮我照看一下晴晴吗?我今天得去一趟医院,这天还挺冷,带着孩子实在是有点不方便。”

赵桂花:“放这儿吧,我照看着。”

这个年头儿,邻居互相帮忙是正常的,为啥有些人明明知道有个婆婆压着更难受还乐意找那种家里长辈都在的,还不是为了能够多一点帮衬。

小两口过日子,就算是有一个家庭主妇,带孩子也不容易的。

他们大院儿这已经算是把孩子养的很精细的,赵桂花是重生的,她眼界不一样,习惯也不一样,照看孩子上心。周家这是结婚十来年才有了这么一个孩子,那真是看的跟眼珠子一样;至于何兰,白奋斗是个粗人,但是何兰到底是富家小姐出身,经历又比较复杂,生怕孩子受一点委屈。

他们几个都把孩子养的很精细,王大妈家自然也就跟着带起来了。

大家都这样,你不这样,就显得你才是那个奇怪的。

他们大院儿的几个小婴儿明显是养的白白净净,干净利索的,不像是有的人家,为了方便忙活直接给孩子放在地上随便爬,这个是没有的。

何兰把白晴晴放在炕上,小丫头立刻就爬向了小圆圆,她喜欢小圆圆的毛毛虫,何兰:“哎呀,晴晴,你也有啊,你看,你自己的毛毛虫也带来了。”

鉴于赵桂花最先给孩子做了花里胡哨的毛毛虫,这引得全院儿的小孩儿都爱上了,不给就哭。搞得现在全院儿的小孩儿人的手一个毛毛冲。

大红大绿,花里胡哨的。

这要是让成年人看,那真是丑的都没眼看了。但是,嗐,你别说,小孩儿就是喜欢。

何兰赶紧把小晴晴的毛毛虫给她,虽然都是毛毛虫,但是还是有点差距的,毕竟也不可能一模一样,大家都是用布头儿拼接的。小晴晴看了一眼自己的毛毛虫,又看了一眼圆圆的毛毛虫,把自己的那个抱在了怀里。

她冲着小圆圆咿咿呀呀的不知道说着什么,小圆圆也呜呜渣渣的回应,小团团凑上去……

好的,大人根本听不懂。

赵桂花笑着说:“让孩子在一起玩儿把,你去忙你的,到时候回来在接她就行。”

何兰:“谢谢您啊。”

赵桂花:“没事儿,这是什么大事儿么,邻里邻居互相帮衬都没啥的。你这是怎么了?”

何兰也没瞒着赵桂花,说:“我生孩子的时候难产伤着了,后来养的又不好,身子一直都不怎么好。我跟奋斗结婚以后,他就让我去医院好好看看,这不,那边给我开了补药的。我每个月去复查一次,夏天的时候带着她倒是也没什么,但是现在天冷,这下了雪还地滑,我也不放心带着这个小家伙儿。”

她又解释:“我本来是想昨天去的,周天正好奋斗能照顾孩子,但是大夫那边不行,她的排班没有周天。”

赵桂花:“这自己的身体确实就得好好的保养,不然岁数大一点可是很遭罪的。当时明美生孩子我就跟她说,月子做的久一点没什么,给身体养的好好的才是正经。你这也是一样,别怕花钱,你家白奋斗是工人,一家三口咱们都能过的挺好的。吃药吃药,好好养一养。”

何兰点头:“我知道的。”

三个小孩儿一起玩儿,何兰放心的出门。

她围着围巾,把自己的脸挡的严严实实的,穿着臃肿的棉袄,看起来特别的朴素。一瞅就是个条件一般的家庭妇女,这是何兰对自己的保护,她不想遇见以前少女时期认识的人或者是杨家村认识的人。

这倒不是她怕见人,而是她的少女时期的朋友成分都不是很好,有的已经下乡了,还有没有下乡也都跟以前截然不同。都被罚着扫厕所扫大街之类的,还有的被批……

而她那个时候认识的人,她也怕别人举报自己。

所以何兰是真的很害怕,她宁愿土了吧唧,谁都认不出自己。

至于杨家村的人,她也不想遇见,她不想让别人知道她现在的生活,更不想再次遇见范家的人。至于杨立新。她是知道的,杨立新不是多嘴的人。

就算他是,他上头还有王大妈压着呢,王大妈可嫉恶如仇了。

而且实际上,杨立新确实也不是,他不是那种多话的人,平日在院子里跟人唠嗑都不算多,更不怎么管闲事儿。何兰觉得,自己真的超级幸运的。

她来到医院,仔细检查了一下,得知自己身体比以前强了很多,又拿了一个月的中药,这才提着药出来。她的脸挡的严严实实的,正往外走呢,远远的就看到了关桂玲。

关桂玲认不出这样的何兰,但是何兰却一下子就认出了关桂玲。

关桂玲脸色很不好,其实何兰就见过一次关桂玲,就是上一次关桂玲来大院儿找白奋斗,之所以对关桂玲印象深刻可不是因为关桂玲曾经差点和白奋斗结婚。而是这个人脸色太差了,她觉得关桂玲的脸色跟自己刚从乡下回来的时候差不多。

她还真是没见这条街有脸色这么差的人。

所以对她印象还挺深刻的,但是这一次一见,何兰更是惊讶了,因为关桂玲的脸色更差了。她的脸蜡黄蜡黄的。整个人都给人一种患了大病的感觉。

何兰晓得这人明明该休息半年的,但是休息两个半月就上班了。

她真是很不懂这个关桂玲,真的是不怕死吗?这么糟践自己。

虽然她认出了关桂玲,但是却装作不认识的样子,与关桂玲擦肩而过。关桂玲根本就没留心一个土了吧唧的媳妇儿,她走进了诊室。何兰回头又看了一眼,没再关心更多。

他们啊,根本就没有什么关系的。

何兰出了门,眼看门口有人溜达着卖鸡蛋,并没有凑上前,他家之前才买过呢,完全够吃,不过何兰路过的时候竖起耳朵听了一耳朵,隐约听到“四分”……

虽然有人帮忙看孩子的,但是何兰也没在外面磨蹭,看完了病又去买了点粮,这就赶紧回家了。她回到家里把东西收在柜子里,这才来接女儿。

这个时候庄家的炕上已经有五个小不点了。

小七斤比他们小几个月,还不会爬呢,跟着小哥哥小姐姐们咿咿呀呀的,往小晴晴面前鲤鱼打挺儿。小晴晴正在跟小七斤互动,一看到妈妈,立刻把毛毛虫一甩,奔着妈妈就冲:“娃娃哇哇哇!”

很明显啊,她想叫妈妈妈妈妈。

何兰赶紧抱起孩子,说:“你啊,怎么能往外冲呢?”

小晴晴露出小米牙,笑了出来。

何兰戳戳她的小脸蛋儿,说:“去跟小朋友们玩吧。”

别看周群和白奋斗现在还不怎么对付,但是小七斤和小晴晴可是很好的好朋友哦。最喜欢一起玩儿了。何兰坐下来,说:“我今天在医院门口看到有人卖鸡蛋,四分钱一个呢,我远远的瞄了一眼,那可真是没有我们买的鸡蛋大。”

“啊,四分?咱们上次买的是三分啊。”周大妈一下子就喜出望外,这种占便宜的事儿,她最喜欢了。就算是同样的价钱,他们都是占了大便宜的。

毕竟他们买的鸡蛋可是个头很大的。

赵桂花:“现在医院门口卖四分?”

“可不是!”

何兰说:“这奔着年底去了,什么东西不涨价啊。”

觉得《我的婆婆是重生的[七零]》还不错的话,请把本站(jjsww.com)分享给您的朋友一起来看哦!
推荐本书,让《我的婆婆是重生的[七零]》火起来吧!

上一章 目录 +惊喜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