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172章 第172章(1 / 3)

何兰没有想过,自己还能得到范家的消息。

虽然也曾经听说过,真的把一个人彻底忘记就是漠视他,可是何兰不这么想,她觉得真的仇恨就是希望对方过的不好。实实在在的不好。

看见他倒霉,她就高兴了。

而范家倒霉,她何兰就是高兴,不过她也担心的问:“赵大妈,你没事儿吧?”

上上下下检查了一下,赵桂花摇头说:“你看我这不是好好的站在这里?我能有什么事儿。我还收拾不了那么一个小瘪三?”

这个时候庄家的人也是才知道赵桂花差点出了事儿,赵桂花回来第一时间去看鱼,倒是没第一时间说这个事儿,这一听真是气的不得了。

这谁能想到这大白天的竟然还有人这么发癫。

庄老蔫儿:“我去找他,这个混蛋,我……”

赵桂花赶紧拦住老伴儿,说:“你别急,你看我这不是没事儿?我哪儿能轻易受伤。”

她补充说:“人都被公安同志抓走了,你们去了也未必能见到。再说了,我估计他这进去之后也别想轻松。今天可不止我,当时他的家人都拆台了,估摸着是不是他偷的。只要丢了东西的,都得去派出所报案了。”

这个事儿,他们有经验啊,这案值越大,判的越重,他们很懂很懂。

这要不是这样,当年于大妈怎么会判的那么重?她偷得裤衩袜子看起来是不值钱,但是架不住数额多,而且还是按照原价来算,这自然是严重。

而现在范建国也是一样,不管是不是他偷得东西,但凡是谁家丢东西了,肯定要死死的抓住他啊。保不齐能赔偿呢?这是人之常情,所以赵桂花觉得范建国这事儿小不了。

就算是他抢劫她赵桂花未遂,偷东西的事儿也不少。

她说:“他这事儿小不了。”

庄志希微微蹙眉,说:“他会不会是认出你了?报复你?当年他摔关桂玲,你也是证人之一的。”

庄志希这人就想的比较多,这么一说倒是让赵桂花愣住了。

不过很快的,赵桂花仔细想了想当时的情况,她要求说:“我觉得他好像没有认出我的。都十年了,当年也不过就是见了那么一面,他未必认得出我。说实话,今天要不是看到他和枣花婶纠缠,我第一眼都不一定能认出他。这人十年变化真是挺大的。”

十年前,这个人腰板笔直,一身板板正正的,看着颇像干部家庭的子女,说话也是一套一套的,伪君子是不假,但是乍一看还挺人模人样的。

但是十年后啊,这人似乎挺不直腰板,人都瘦脱相了,脸上没有一点肉,仿佛是一个骷髅挂着点皮肉,头发更是乱糟糟的像是鸟窝。三十大几的人看着像是五十来岁,赵桂花觉得这人像是旧社会抽大烟的。

可见这赌钱是多么的恐怖。

真是能把人变成鬼。

过的不好让他整个人都没有精气神儿了。

她说:“不过既然你提起来了,我明年过去跟人家派出所的同志再说一下这个事儿。看看他是不是认出了我有心报复。如果真的是有心报复,那么这就更严重了。”

当初他们也算是现场作证的人之一了。

何兰有些担忧的看着赵桂花,之前赵桂花之所以卷进来都是为了帮她出气,她心里七上八下的。

赵桂花倒是拍拍她,说:“你不用这么紧张,我觉得他是没认出我的,他就是想要钱,这赌钱的人啊,缺钱了都发疯没骨气的。”

何兰:“可是……”

“别紧张,你看你,我一个老太太都不紧张,你紧张个什么劲儿啊。”

何兰想了想,轻轻的点头,她深吸一口气,平复自己的心情。赵桂花看她这个样子,笑了出来,说:“好了,别想这些了,我跟你说这些是让你高兴一下,可不是让你跟着紧张。我倒是巴不得他是报复我,他要是真的是认出我报复我,那么可真是妥了。他等着增加罪名吧。不过我瞅着他今天那个只认钱的样儿,恐怕是没认出来的。”

她观察人还是可以的,她觉得,范建国是没有认出她的。

她叹息一声说:“你说他要是真的报复该多好?”

“赵大妈你可别吓唬我了,我这都够害怕了。”

赵桂花:“你这胆子就是太小了。”

何兰轻声笑了笑。

赵桂花他:“今晚在我家吃鱼吧,我家这鱼可不小。”

这样的大鱼,大家还真是都想尝一尝,何兰也不矫情,说:“行,我过来帮忙,正好我买点肉咱们添个菜。”

赵桂花:“也成。”

几个人刚说完,就听到敲门声,是蓝四海过来了,他拎着一瓶茅台,说:“蹭饭!”

好直接的。

赵桂花:“行啊,今晚估摸要人多了,我再去问问……”

还不等问,就李厨子一家也过来了,李厨子很好吃,又是干厨子的,二话不说就挽袖子:“这大鱼我来处理,聚餐带我们家一份儿,我这带了一只鸡。”

这年头儿上别人家吃饭,那不是一般关系真是不行,谁让物资紧俏呢。

虽说现在比七十年代那会儿好多了,但是也不是什么都能随心所欲的,所以这想要蹭饭,自己总是要带些东西,作为交换。这个道理一般人家都懂的,没有那让人不痛快的。

他们有了李厨子这个大厨儿在,又有杨立新这个二厨还有李伟伟这种新晋厨子,这饭菜倒是不用操心了。大概是看着李厨子一家还有蓝大爷都来蹭饭了,没一会儿的功夫,隔壁张三儿也领着媳妇儿过来了,他们夫妻日子过得倒是好,孩子扔给岳父岳母,夫妻两个跟刚结婚一样。

这要说不带孩子就是有好处啊,相比于别人家操心孩子这个那个的,这夫妻两个就不操心,人都显得年轻。而且不用管孩子,夫妻两个不上火、不闹矛盾,那感情可是刚刚的。

他们两个是拎着一小篓子咸鸭蛋过来的,周大妈眼瞅着人家都一个个的过去了,也赶紧催促姜芦:“咱们也过去蹭饭吧,他们都去了。我还没吃过这么大的鱼。这别看庄老蔫儿平时不显山漏水的,倒是还挺厉害的。”

姜芦:“他家那么多人,坐的开吗?”

她其实不馋这一口儿的,其实其他人也不一定馋啊,真是凑热闹。姜芦稍微一犹豫,周大妈还没开口,她儿子倒是就急了,小七斤急的不行,就差原地转圈了,急的不行不行的,赶紧说:“我要去,妈,咱们也去吧,你要是不去我就自己去了。”

别说大人关系咋样儿,他们院子里这些小孩儿倒是感情好。互相之间蹭饭也不客气。

但是小孩子是小孩子,大人蹭饭就不像话了。

姜芦笑着点了点儿子,说:“你啊,就是不拿自己当外人,行了,你待着,我过去说一声。”

大家都凑到庄家蹭饭,说是蹭饭,其实也算是大家合伙儿吃顿好的,你家贡献点这个,我家拿出点那个,大家一起聚一聚。真真儿不错。

就连王香秀都过来了,她其实跟庄家关系挺一般的,没什么太多来往,但是银来小时候就混在大妈里面,算是跟院里大妈都熟悉。他能最先找到正式的工作。也少不了这些大妈总是去街道办念叨这孩子不容易。

至于铜来,他虽然跟大妈们不那么熟悉,但是他会来事儿啊,也经常帮着大家干点力所能及的小活儿。要知道,院里很多人都背地里议论,说是王香秀到底算是熬出来了。

虽然孩子小的时候她过的艰难,但是不管金来如何,银来和铜来看起来都是懂事儿的,这当妈的就该省心了。

这不,因为银来和铜来跟院里人关系都好,他们家也过去凑热闹了。

倒是金来不乐意了,觉得十分丢脸,这江湖儿女,怎么能跟老头老太太混在一起,也太没出息了。他觉得这些人实在是太没有面子,真是丢人。

他点燃一根烟,吐出烟圈儿,说:“我不去!”

顿了一下,又说:“你们也不许去,他们都看不起我们家,你们这样过去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吗?”

银来:“你不去是你不去,我是要去的,我还能给赵大妈他们打个下手儿。”

他小时候为了省煤球儿冬天里不舍得点炉子,可都是蹭在赵大妈那头儿,人家可没说他什么不好,其他几个大妈总是过去一起热闹着,大家对他也很照顾,有时候还给他零食。所以银来跟他们都很亲厚。

他可不听金来那些废话,说:“妈,咱们过去,我听说那条鱼可大了,咱们也尝一尝大鱼。”

铜来点头:“走,我们一起过去,我也能帮着烧火。”

王香秀犹豫的看向大儿子,说:“金来,你这孩子犟什么呢?这和和睦睦的不好吗?”

金来皱紧了眉头,觉得自家人真是一点用也没用,他嚣张的说:“你们这样,让我怎么能看得起你们?这做人,不可以这样,我跟你们讲,他们都看不起我们家。越是看不起我们家,我们越要自己发财,等我发了财,一定会给他们好看。”

“你这又是何必呢。”王香秀实在是不怎么理解大儿子的心思:“大家一起和睦不是挺好的?人合群也没什么不好。”

金来昂头:“合群?狼没有合群的,狼王都是孤傲的,合群的那是狗!”

王香秀:“……”

银来:“……”

铜来:“……”

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铜来:“谁说狼不合群了?按照习性来说……”

金来:“你闭嘴,你是大哥还是我是大哥,我可是见过世面的人,要知道我在少管所的时候……”

铜来摆手,说:“知道知道,水浅王八多,遍地是大哥。你就别吹了。”

一个个进了少管所了,还装什么狼王啊!

他说:“妈,我估计大哥也看不上那边的热闹,那大哥自己在家吧,咱们几个过去。你看院子里的人都去了,我看后院儿的人也都过去了,咱们不过去不是闲着我们不合群?合群也没什么不好的。再说大家凑在一起多热闹啊。”

王香秀现在也不是十年前了,虽说也才四十来岁,但是同样是喜欢热闹的。

她说:“那也行,走,过去热闹热闹,金来,你自己做点吃的……”

铜来:“大哥是社会大哥,哪里会做饭,让他凑合把,家里不是有窝窝头?吃一点感受一下小时候的滋味儿,咱们走吧。”

铜来推着他妈出门,银来也跟上,还很贴心的把门关上,说:“大哥你要是不够吃就喝点水撑撑肚子。”

不是银来铜来没有兄弟情谊,而是金来从下乡开始,就跟家里要钱。他想在乡下过得好但是却不想干活儿,可是他们家的家庭条件总是有限的。一家子过的很紧吧了。

后来还有偷东西赔偿的事儿,本来兄弟几个很多年不在一起感情就淡了,他还总是这么不着调。这银来铜来哪里能热络的起来?这不,他回城也一年多了,整天在家里三个饱儿两个倒儿。

看不上这个工作也不想干那个工作,就在家里靠着全家过活,就连铜来都能在学习之余给家里挖菜捡柴分担一些分担。金来每天除了吃就是睡。

这样的人实在是让人生不出一点尊敬的。

更不要说,这货整天一副社会我来哥的样子,其实,谁看得起他啊。

不就是街溜子?

正是因此,银来铜来跟大哥金来感情十分的浅淡。

他们三个人走人,真是给金来气个够呛,他骂道:“一群有奶就是娘的狗东西,没有丝毫的兄弟情义。”

咕噜噜。

他的肚子叫了起来。

他巴着窗口想往赵桂花哪儿看,然而,看不见。

这可不是以前了,现在赵桂花换了屋子,做饭他家可看不见了。

他张望着,啥也看不见,但是心里却抓耳挠腮一样。外面很快就传来了喷香的味道,饶是金来没出门,也闻得到,毕竟他也不是一个瞎鼻子。

这鼻子又没毛病,哪里闻不到?

本来一条大鱼做得多就味道好,大家过去搭伙儿,肯定也不能抠门,最起码得对得起人家的鱼,不然还要脸不?这个时候的人可比前几年更注重脸面。

前些年太穷了,就说十年前,那是啥日子。

现在到底是好很多,就连猪肉都是能够直接买到的,以前靠着票,现在虽说一样要票,但是稍微贵一点点,老百姓哪里都是能买到的。

日子好一点,大家反而更注重一些脸面了。

大家都带了好东西,就连王香秀都带了一根猪尾巴,他家算是跟猪尾巴杠上了。

赵桂花眼看人多,倒是也都准备搞上。

几个女同志此时正在包饺子,李厨子和杨立新两个人掌勺儿,李伟伟正在打下手儿。其他人能帮忙的帮忙,不能帮忙的坐在炕上唠嗑儿。就这么一间屋,满满当当挤满了人。

好几十号人呢,根本坐不下。

不过大家谁也不出去,都觉得热闹。

男人们侃大山,女人们也在说着家长里短。

就连王自珍一家都过来了,王自珍算是从他们大院儿出嫁的,跟他们处的很好,这样的局儿自然是少不了的,大家都凑在一起热闹。铜来一进门就主动帮着烧火,真是利索的不像话。

虎头看着铜来,觉得有点惆怅。

这算是别人家的孩子,虽然他成绩就是普通,但是十分好学,这就是值得学习的,以至于许多家长都是督促自家孩子跟着多学点,虎头这种高三生感触最深。

谁让,这才高一,铜来就自己找人补课了呢。

小孩子十分一言难尽,但是大人们倒是觉得这种孩子很省心了。庄志远就问:“铜来。你这补课怎么样?效果好吗?”

铜来叹息一声,说:“叔,我不行,我现在补课也只能算是中等生。我以前总是觉得勤能补拙,但是这学习的事儿,还真不是这么回事儿,有时候不会就是真不会。我现在其实压力挺大的,按照这个状况走下去。我觉得即便是我继续补习,考上大学的希望也不大。”

顿了一下,又说:“不过就算是不大,我也不能不努力啊。虽然是现在希望不大,但是总是有希望。可是如果现在就不努力,我就彻底没希望了,我还是想要更上一步的。”

不然他怎么办?找个地方打零工?

他不想面对这样的情形。

几个孩子还在读书家长,有些触动,大家都是很看好铜来的,没想到铜来自己却不那么看好自己。

倒是蓝四海抬头看了铜来一眼,说:“你可以考艺术类学校。”

大家都是一愣,不怎么懂了。

蓝四海:“如果你文化课一般,可以走艺术生或者体育生,这样的话,你的文化课不会要求那么高的。体育生你别想了,你肯定不行。但是要说艺术生,我觉得你行的。你可以考个影视表演,他们要求的文化分数不是很高。如果你现在就开始练习努力,加上你的文化课成绩,希望会大很多。”

“哎?”

铜来瞬间眼睛亮了起来,赶紧仔细的问。

蓝四海:“我也不是那么懂,你问问你们学校的老师,我就是出去溜达的多,有一些老朋友,听过一些,实际我也不是很懂。”

铜来:“哎,谢谢蓝大爷,这事儿可是大事儿,我得仔细问问。”

蓝四海这个话题倒是一下子就引起大家的关注,庄志远赶紧问:“那您看我家虎头……”

他家虎头这个成绩更让人担心了。

觉得《我的婆婆是重生的[七零]》还不错的话,请把本站(jjsww.com)分享给您的朋友一起来看哦!
推荐本书,让《我的婆婆是重生的[七零]》火起来吧!

上一章 目录 +惊喜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