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200章 第200章(1 / 3)

虎头的高考,终于结束了。

辛辛苦苦三年,总算是为这三年的高中生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相比于小孩子们放暑假瞎玩儿,他又经历了估分查成绩报考等等,好在,三年的辛苦没有白费,最后头悬梁锥刺股也没有白费。

虎头顺利的被电影学院的摄影系录取。

虎头最感谢的,除了学校一直没有放弃他们每一个人的老师们,另外一个感谢的人就是蓝四海大爷,如果不是蓝大爷给他指点了方向,让虎头转成了艺术生,他真的考不上的。

但是正是因为转成了艺术生,他才顺利被摄影系录取,他也成功的成为了大院儿的第一个大学生。

因为是本地学生,虎头拿到录取通知书很早的,家里每个人都传阅了他的录取通知书。团团和圆圆看着录取通知书,喃喃:“原来这就是录取通知书呀。”

虎头骄傲:“那是当然。”

他得意的很,说:“以后我可就是大学生了。”

他得意的都要冒泡儿了,他们这附近,他还是第一个应届大学生呢。

虎头又骄傲又得意,他爸庄志远仔仔细细的看了好几遍,呜呜的哭,他当年没有考上大学,他儿子终于做到了。果然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果然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果然是……没词儿了。

他激动的哭了,梁美芬又何尝不是,当年他们两个双双落榜,现在再看自己儿子,只觉得自己儿子真是太棒了。梁美芬其实心里都不抱什么希望了,虽然是很盼着儿子考大学,但是这些年的成绩他们也是看在眼里的。她这心里啊,实在是没法子说服自己。但是没想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她嘟嘟囔囔的念叨:“祖宗保佑,这真是祖宗保佑啊。我就说城南的小雷音寺有用,真真儿的啊,我得去再好好拜一拜。”

庄志远:“胡说什么。”

这封建迷信可要不得。

还是儿子自己努力。

他使劲儿的拍着儿子的肩膀,说:“真不错,你个小子真不愧是我儿子!”

虎头被拍的一个踉跄。

庄志希解救了要被亲爹拍趴下的虎头,说:“大哥,你出去放鞭炮?”

庄志远:“对对对,我出去放。”

他很快的出门,鞭炮噼里啪啦起来。院子里的人都聚集了起来,十分与有荣焉。

周大妈推着自家孙子七斤,说:“七斤你去摸摸你虎头哥哥的屁股,沾沾喜气儿,到时候咱们也考一个大学。”

小七斤十分不解,问到:“为啥是屁股?”

周大妈:“因为一腚行。”

小七斤囧了一下,默默的磨蹭到了虎头身边,虎头大方的说:“随便摸!”

小七斤:“……”就不是很想摸,但是听起来又很吉利的样子。

他犹犹豫豫,圆圆立刻说:“拉手,哥哥,我们拉手!”

小七斤立刻就松了一口气,说:“拉手也可以吗?”

圆圆认真:“当然是的啊,手拉手,传递好运啊!”

小七斤眼睛一亮,立刻又觉得这样很有道理。

他赶紧上前:“我要拉手。”

“我也要。”

几个小家伙儿都上前拉虎头,也不知道这些小崽子暑假都多能折腾,一个个都不是什么干净小孩儿,虎头跟他们一群孩子拉手,最后再看自己的手,逡黑!

他嘴角抽了抽,说:“你们这是干啥了?”

圆圆无辜的说:“什么也没干啊。”

刚说完,就看见她爷还有她爸已经开始给大家发糖了,圆圆立刻就冲了出去,叫:“有糖!”

李珍珍白晴晴等小丫头一拥而上。

庄志希:“都有都有!”

他们家看到录取分数线之后就知道虎头应该是差不多稳了,赵桂花早就买了糖放在家里,等着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往外散。庄志远高兴的语无伦次,人都恍惚了。

这发糖的事儿就庄老蔫儿和庄志希干了。

这两个人也是真的高兴,庄老蔫儿还在吹牛:“我家这个孩子,就是个文曲星啊!”

“爷爷,要糖!”团团在自家老爹哪儿要了糖,又跟爷爷要。这还吃两家。

庄老蔫儿:“给给给,都给。”

这样的喜事儿,别说是孩子们,大人们也都凑上来,沾沾喜气儿么,大家可不懂什么艺术生不艺术生的,大家就知道人家虎头是考上大学了。

赵桂花买了很多糖,她也不差钱儿,这种大喜事儿可不会亏着来。这要说起来赵桂花的兴奋一点也不比其他人少,上辈子虎头可没考上大学。

这考上大学,就代表孩子走上了完全不同的路,

庄老蔫儿自然知道自己老婆子买了多少,发的可是一点也心疼,这平日里还挺节俭的人遇到这种大好事儿都顾不得什么了,他开怀的笑,但凡是谁凑过来都乐呵。

他在机械厂也会干了几十年退休的,周围的人也都认识,大家都过来道喜。

“庄大爷,你家虎头可是让你们省心了,咱们巷子里还没出过大学生,你这是独一份儿,还是您家会教育孩子。”

“我看这也是遗传,庄志远夫妻都是高中毕业的,他家孩子考上大学多正常?我这小学都没毕业,让我家孩子考大学费劲啊!”

“小树不修不直溜儿,多教训教训就知道好好学了。”

“啊这……”

这庄家人也没什么教育经验的,但是一点也不妨碍大家叽叽喳喳。

“小庄,来块糖我也沾沾喜气。”

“你都要两遍了。”

“你可真能管闲事儿……我这不是想着我大闺女沾喜气了,小闺女也得沾沾喜气?”

“你可真能狡辩……”

相比于大人们东西客气,小孩子才不管那些了,一个个都揣着糖,开开心心的在巷子里瞎跑。这快乐的暑假生活,因为有糖而变得更加的美好。

这附近转悠的小孩儿都是这一片儿的,不说认识也都是脸熟,小孩子们一个个揣着糖,碎碎念:“这考上大学的人再多一点就好了,如果每天都有就好了。”

这样就能每天都吃糖啦。

于大妈领着闺女一家人从医院回来,二林趴在他爸的肩膀,羡慕的看着大家,但是却不敢要。

于大妈好奇的问:“这是咋了?”

鉴于于大妈专门偷内衣做娃娃的行为十分伤害大家,巷子里的狗都不放过,所以在这边人缘儿不是很好,不过虽然是人缘儿不好,这问出了口,总也是有人回答的。

“老庄家的虎头考上大学了,这不,他们家刚才放了鞭炮,这还在哪儿发糖呢。”回答的人笑着说:“小朋友去要一把吃,沾沾喜气儿。”

于老太虽然讨厌,但是小孩子总是没有错的。

于老太眼看大家都过去凑热闹,嫉妒的说:“这又给赵桂花装到了。”

话虽如此,她倒是不客气,直接过去,说:“走走走,咱们也去沾点喜气儿。”

于老太可是一个厚脸皮,直接凑上前笑着说:“恭喜恭喜啊,虎头金榜题名,这可是大喜。我老太太也来沾沾喜气。”

庄老蔫儿笑着抓了一把糖给于大妈,说:“来来,吃点糖!”

眼看小孩儿怯生生的看着他,吞咽口水但是却不敢要,他也抓了一大把塞给孩子,说:“来!给你,小朋友要快快乐乐呀。”

二林小朋友:“!!!”

他没想到竟然会有人给他这么多糖,眼睛都睁大了。小脸儿激动的通红,在小朋友看来,这可是贼好贼好的好东西。如果不是过年,家里是从来不会买的。

他家就算是过年也要按照人头分,小朋友双目亮晶晶的看着庄老蔫儿。

于小妹:“还不赶紧谢谢爷爷。”

小孩儿羞涩的说:“谢谢爷爷。”

庄老蔫儿:“哎。”

他说:“小妹来,也给你们抓点。”

于小妹不好意思,说:“不用不用,我们大人吃什么糖,我们……”

庄志希:“于姐,你拿着吧,人人都有。我们家虎头考上大学,高兴着呢。”

于小妹眼看周围的人确实都有,不过大人们基本都没吃,拿了糖揣了起来,都准备回家给孩子甜嘴儿呢。大家都拿了,于小妹也默默的点头,说:“恭喜啊。”

“我哥哥可厉害了。”

软糯糯的声音响起,于小妹低头一看,就见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姑娘冲着她甜甜的笑,语气里有着小炫耀。

她说:“这是……”

庄志希:“我闺女。”

他顺手就揽过自家闺女,说:“这个是于姑姑。”

圆圆清脆的叫:“姑姑好!”

她摇摆一下,从爸爸的怀里挣脱,说:“爸爸,我还忙着呢,不能陪你啦。”

庄志希:“又干啥?”

“我奶说让我们去买点脊骨!中午炖骨头吃。”

她摊开小手儿,把钱展示给她爸爸看。

庄志希:“那去吧。”

圆圆:“我走啦。”

“圆圆,快点!”

其他几个小孩子已经跑出箱子了,就连才六岁的叶思甜都倒腾小短腿儿跟在里面,真是一点也不掉队。

圆圆:“来啦来啦……”

小孩子们一起跑开,二林羡慕的回头看了一眼。

于小妹拍拍儿子说:“等你病好了,就找小朋友玩儿。”

他们并没有在这边久留,很快的回了于家,因为于小妹回来借钱求助的事情,于家几个兄弟已经不跟老爷子老太太来往了,更是不搭理于小妹一家三口,见面都不说话的。

于小妹有心想要缓和一下,但是根本没人搭理她,他们都生怕这看病的钱不够,再跟他们借钱呢。但凡是看见于小妹都没有什么好脸色。

他们家其他几个孩子都搬走了,只有老二买了房子,跟他们住一个院子,老二媳妇儿一见这些人回来,咣当一声关了门。

于大妈:“哼,当谁待见她似的。”

她进了门,把糖都掏出来放在桌上,说:“你给孩子收起来,一天吃一块。我就说你是个蠢货,脑子不灵光的,刚才老庄家充大头散糖,你们怎么不赶紧上去说点好话?这多要点又有什么?好话又不要钱。就是脸皮儿薄,怎么的脸皮儿还能当饭吃吗?”

于小妹笑了笑,没反驳。

倒是二林看着桌上的糖,惊奇:“好多糖。”

他家过年都不买这么些糖。

于老太:“老伴儿你也去,多要点也不吃亏。”

于老头:“这……”

于老太:“走,我跟你一起去。”

她去凑热闹,又叮嘱女儿:“你做个午饭。”

于小妹:“好。”

两人一起出了门,于老太看着隔壁的房子,感叹:“这房子就这么卖了,哎。”

于老头也是心疼,可是他倒是直白:“那总不能看着孩子没命吧,到底是咱们家人。”

他们去医院看的时候,人家大夫说的很清楚,这个病叫什么什么的,反正就是挺严重的,但是虽然严重,又是能治的。如果不治,这孩子怕是活不过今年了。

他们还能怎么办,总不能看着孩子就这么死了。

于老头叹息一声,说:“咱好几个儿子都没有一个靠得住,我也不指望女儿和外孙靠得住,但是人命关天,我也不能眼看着,咱们都白发人送黑发人送走了宝山,难道现在看着小妹的孩子也没了?算了,救吧。再说咱们不是都说好了,这是小妹借咱们的钱,他们以后会还的……”

于老太:“他们穷成那个样子,拿什么还。”

她嘟囔了一句,于老头转头看她,说:“那你还不是主动提出肯定治?”

于老太有点不好意思,随即嘴硬说:“我是看他像宝山!”

于老头拆穿老太太,说:“你这就是胡说了,二林一点也不像宝山,哪哪儿都不像。你说你这人嘴巴真硬,你心软了就说心软了呗!我也是心软了,你说他那么小,可怜巴巴的,我就没见过四岁的孩子这么瘦小。你看看那个叶思甜,才比他大两岁,竟然比他高一个头。真是可怜,这孩子也是生来就命苦,可再命苦,总归不能让他就这么没了吧?算了算了,救吧。不管孩子有没有良心,先保住命吧。其他以后再说。”

“谁说不是呢!”

叶老太叹息一声,随即又说:“老伴儿,你说小妹在家的时候再瘦,也没这样啊,这嫁了个什么人啊,日子过成这样。这儿媳妇儿一个个都住在城里享福,我闺女竟然在乡下遭罪,想想真操蛋……”她再不重视闺女,那闺女也是自己生的,儿媳妇儿才是外人呢。

“这次他们回来,去街道给他们办个暂住证,让他们住下吧。”

“行!”

两个人在前边走,却没想到于小妹就在他们身后不远处。

她妈让她做饭,她是想着追出来问问做什么菜,毕竟这边可不是她做主。却没想到猝不及防听到两个人老人说这个,她呆在原地,随即默默的红了眼。因为借钱的事儿,她男人那边的亲戚都躲得八百里远,生怕被他们家沾染上。

她也懂,怕借钱。

这年头谁家都不富裕,她男人的几个兄弟也跟他们家不来往了,这一次出来给孩子看病,带不了大闺女,都是好说歹说才能放在婆婆那边。她本来对前路十分的彷徨,但是没想到,竟然柳暗花明。

其实她也知道,这两间房子的租金是她父母的生活来源,这卖了房子,他们就什么也没有了。但是她没办法,她只能自私的看着父母这样做。

她默默的转身回家,她男人看她呆呆的样子,问:“怎么了?”

于小妹抬头:“我就是觉得,我爸妈也不容易。”

于小妹的男人叫杨树林,他其实懂自己媳妇儿这种感觉,毕竟,老两口可是卖了房子给孩子治病,他父母都做不出来的。他心里是格外感谢老人家的,不管以前他们对自己媳妇儿是多么的忽略,但是人命关天的时候,大家都说放弃的时候,他们还是坚定要治病的。

这就足以让杨树林这个汉子感动的无以复加了。

他认真:“咱们好好治病,以后给他们养老。”

于小妹:“嗯,我们一定要努力生活,将来孩子好了,把钱还给爸妈。”

“好。”

于小妹重新打起精神,说:“二林呢?”

“累了,睡觉了,刚才还在那儿数糖呢,说是要给他姐姐攒着。”

于小妹笑了出来。

杨树林感叹:“这首都的人民生活水平是高,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发糖的,别人结婚都没这样呢。”

于小妹:“结婚谁都能结,考大学可不是谁都能考上,再说我听说赵大妈他们练摊儿呢,这条街上不少人都干这个,我还听到爸妈嘀咕,说二哥也在做小买卖,所以才能攒钱买房。”

他们那边是比较偏远的村里,虽然政策已经变化好几年了,但是可不想首都这么热闹,但凡是卖东西还是偷偷摸摸,大家更乐意是彼此交换,可不像这边。

好家伙,火车站门口都有不少人摆摊儿,那吆喝的。

他念叨了起来,于小妹突然说:“不如,我们也摆摊吧?”

她说:“我来照顾孩子,我妈这边也能帮得上忙,用不上这么多人,不如你也去摆摊儿,咱们不能全指望爸妈卖房子的钱,而且你也听大夫说了,想要宽裕一点至少要准备小一千,其实现在也是不怎么够的,我们自己找个门路挣点钱,也能给孩子看病。你说呢?”

她越说越觉得这样挺好的,继续说:“我们以前是没有任何门路,只知道种地换钱,想要攒够孩子的医药费太难了,但是首都门路多啊,大家都能做,我们为什么不能?”

杨树林:“啊这……”

他想了想,莫名又觉得自己媳妇儿说的好像有道理。

他点头:“那我们干什么?”

于小妹:“你等我问问我妈,她住的久,肯定更懂。”

不过还没等于大妈他们老两口回来,于小妹突然自己就想到了,她一拍大腿,说:“我知道了,我们可以卖卷饼啊,就在医院门口推小推车卖,这肯定能卖好的,你做的煎饼,最好吃了。”

杨树林:“啊……这个,我,我行吗?”

于小妹用力点头:“你肯定行的啊。”

她说:“你看医院门口不是就有人卖吃的?那我们也去卖,这不是挺方便的?过几天二林就要住院了,到时候你找医院门口,有事儿我都能过去叫你搭把手儿,你说呢?”

她越想越合适,忍不住原地转圈。

杨树林:“行,这事儿看着是行,等我们再问问岳父岳母。”

“好。”

于小妹忍不住畅想起来,说:“等我们家二林如果好了,我们也挣到钱了,就把女儿也接过来。到时候让他们都在城里读书……”

杨树林笑:“你这琢磨的倒是挺好的,那咱住哪儿?”

于小妹:“我们努力干活儿,自己买个房子。”

觉得《我的婆婆是重生的[七零]》还不错的话,请把本站(jjsww.com)分享给您的朋友一起来看哦!
推荐本书,让《我的婆婆是重生的[七零]》火起来吧!

上一章 目录 +惊喜 下一页